簡單的將兩者的分別列出來:
- 成像的方式不同:電視有固定的規範,台灣地區採用的是美式的NTSC,它成像的方式為交錯式掃描(Interlaced Scan)而電腦成像的方式則為序列式掃描(Progressive Scan),兩者所表現的方式完全不同。
- 比例的不同:無論電視的大小尺寸,它所成像的解析度是固定的SD=720*486(4:3)、HDTV=1920*1080(16:9)。電腦則沒有限制,只要顯示卡支援的範圍,螢幕可以從800*600一直到無限大(理論值),而現在市場上最常見的是24吋螢幕呈現1920*1080這樣的比例。綜合以上的解釋來說,電視的比例固定在4:3或者是16:9,而電腦就沒有這個限制,可以是4:3也可以是16:9甚至16:10。
- 電腦成像的三原色(RGB)經由顯示卡來表現顏色,電視工程視訊的表現方式則為Y.U.V(亮度與色彩訊號)。兩者對於顏色的詮釋非常不同,也就不可能呈現接近的顏色。
將來進步到Full HD的高解析電視時代,電腦視訊與電視視訊的分野就越來越接近了,也許工程規範會將兩者規格統一起來。但是,在這個改變來臨之前,如果你要呈現正確的影片,請盡量使用符合電視規範的螢幕。這樣才能夠呈現正確的影像比例、畫質,以及正確的顏色。
2 意見:
如果是要交要播在FULL HD的螢幕上的東西,是否就是要用液晶電視來校準?
Full HD是指1920x1080,所謂校準...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。是校色呢?還是校畫面的比例?
如果是要標準的HD輸出的校正,通常要有廣播級的螢幕。CRT、液晶都有出HD規格的專業,影像卡也是少不了,因為這些專業螢幕都只接受HD-SDI的輸入。另外,在輸出端的示波器,也是標準配備。
張貼留言